来源: 时间:2022-07-08 15:44:18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省正在紧紧围绕“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污染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工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进程中,科技创新正是“硬核保障”、关键一战。
在巩义,有这么一位民营企业家,他22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由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环保达人”。他所创办的巩义市良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多个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下,迅速成长为领跑全国环保行业的一匹黑马。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一睹他“正青春”的模样。
心有所向 素履以往
李学良,现年54岁,现任巩义市良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身上有着迎难而上、从不服输的精神。
2001年年初,李学良在巩义市一家耐火材料厂担任磨床操作工。走进车间的一瞬间,李学良内心的热望便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只见车间内四处飘散着石墨粉尘,工友们戴着四层口罩也挡不住粉尘钻进鼻腔……车间工友说,厂里的生产环境一直都是这么糟糕。也曾请过环保设备厂的工程师开过“药方”,可上一套静电除尘设备至少得投入80万元,厂里拿不出这笔费用,所以污染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超细粉尘正是矽肺病的致病源。之前,媒体关于矽肺病的报道,多少为李学良进行了这方面知识的“科普”。找份工作不易,“既来之,则安之”,不爱打退堂鼓的李学良在自我安慰的同时,随即萌发了一个念头,自己下手解决厂里的粉尘污染问题。当他壮着胆子把自己的想法向厂领导汇报后,厂领导当场表态表示有条件地予以支持,但对他能否成功并无信心。
于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李学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一头扎进了粉尘弥漫的车间里。这一扎就是半年,六个月后,他的实验终于大功告成,他用水融法成功解决了困扰该企业多年的粉尘污染问题,同时,不知不觉中这次的创举改变了“石墨粉尘不易被水溶解”的状况。
初战告捷,进一步激发了李学良发明创造的兴趣,坚定了李学良开拓前进的信念。从此,他仿佛着了魔似的爱上了环保技术的攻关。
“还人类以蓝天白云,还地球以明媚清新”。带着这份纯粹的信念,踏上环保科技的征途,李学良表现得如同骆驼一般坚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默念着诗人屈原的这两句诗,李学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自费研究超细粉尘污染治理技术的艰辛探索之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他就省吃俭用。为此,他放弃了家庭的天伦之乐,也曾一度困窘到身无分文的地步。因为“没脸”回家,他经常啃干粮、睡街头……
天道酬勤。2007年4月,李学良的技术攻关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他所研制、发明的烟尘、二氧化硫消除器,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2008年2月13日,李学良又获得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2008年3月26日,2009年7月1日,2010年12月22日,2011年1月12日……一个个美好日子接踵而至,他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2项。
“踏平坎坷成大道”。历经磨难,李学良终于迎来事业发展的硕果期。
产业报国 慨当以慷
2009年5月11日,在巩义市环保局的支持下,李学良的科研项目完成现场效果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现场二氧化硫浓度只有19㎎/m³,优于国家标准47倍、欧洲标准10.5倍、日本标准5.8倍。
路在脚下,业在人创。2009年6月23日,手执技术利剑的李学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巩义市良慧环保机械设备厂,走上了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发展之路。产业报国,梦想成真。
2010年,良慧环保脱硫除尘产品被列入工信部节能减排装备库目录名单。
2011年,良慧环保获得科技部颁发的民营科技贡献奖。
2012年,良慧环保荣获国际低碳研究中心颁发的低碳领军企业称号。
2013年,良慧环保荣膺河南省环保产业协会颁发的优秀工程设计称号。
2014年,国家新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之后,多个行业认为新标准因技术存在缺陷难以实现。广东省陶瓷行业协会一度联合42家企业联名请求国家降低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此,李学良只身前往广东调研了4个月,在吃透情况的基础上,撰写了一篇颇具说服力的调研报告,并在广东省陶瓷行业环保工作会议发言。2015年11月5日,该报告又刊登在了广东省科技报上。由于报告提出的治理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推动全国多个行业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胸怀远大,李学良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力量。当他发现全国多个行业在使用双碱法脱硫过程中,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而将大量含有钠盐的脱硫废水排入地下这一情况后,便下决心研制智能脱硫脱碳除尘设备。2018年11月6日,每小时仅耗电0.1kW、节能效率是湿式除尘技术8000倍、净化技术接近零排放、脱碳效率高达69.8%的智能脱硫脱碳除尘一体化工厂式成套设备在良慧环保正式亮相。截至目前,已投放市场近百台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中国环境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紧盯环保市场搞开发,李学良的路子越走越宽。此后不久,智能化垃圾气化发电供热一体化设施等智能化机械装备又在良慧环保应运而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春华秋实。到2021年年底,良慧环保已取得20多项国家专利证书,并以雄厚的科研生产实力,成为中国低碳节能环保创新示范单位,中国低碳经济领军企业。
2022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良慧环保出具了《十大网络彩票平台大全》科技查新报告(报告编号为:2022—0531),查新报告显示:未在国内外公开文献中见相同报道。这个结果标志着李学良带领良慧环保团队研发的技术属于国内外唯一。
2022年6月23日,河南省工信厅节能处副处长孙志民带队到良慧环保调研节能降碳技术。
多年来,李学良多次以专家身份参加全国多个行业或政府举办的大中小型环保工作会议,向大家普及环保知识。
良慧环保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卓越表现和不凡业绩,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2020年12月16日,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中国环境杂志社主办的“十四五”绿色技术创新调研座谈会在巩义市举行。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现场对良慧环保的做法和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热情赞誉。良慧环保先后受到国家气候变化特使解振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大义在胸 敢于担当
李学良永远不会忘记:当年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巩义市环保局向他伸出了援手。多年来,也正是有了当地政府保驾护航,良慧环保在前行的道路上才能做到步履铿锵。
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李学良厚植家国情怀,把大爱传至四面八方。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李学良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疫情防控出一把力?经过20多个日夜的加班加点,他和他的科技团队终于研发出一款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消毒测温一体机。
当他把这一喜讯上报给当地党委、政府后,立即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和支持。几天后,60台总价值200多万元的设备分别捐赠给了湖北、山东、河南等地的防疫一线。
在向湖北捐赠时,生态环境部环保基金会负责人担心一线人员不会操作新设备,希望良慧环保能派一人到现场进行调试,李学良知道后坚定地说:“没问题,我可以亲自去!”
2021年8月,河南多地疫情反弹,良慧环保又无偿为商丘、安阳、巩义及西安、吉林等地政府、学校、医院捐赠了大批防疫物资和消杀设备。
2021年7月,巩义市发生了严重的暴雨灾害,出差在外的李学良闻讯后第一时间返巩,组织公司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调集车辆为巩义多个断水的小区紧急送水300余吨。当他得知河洛镇因暴雨导致电力中断,恢复需要一个半月时,立即从山西购买大功率发电机组送到该镇。
全市全面清淤期间,得知救灾人员缺乏工具,他又购置了一车铁锹第一时间送到米河镇,当从巩义市应急管理局得知大批救灾人员因喝冷水拉肚子急需药品,又迅速购买6000支藿香正气水及乳酸菌素片捐赠给巩义市应急管理局。
李学良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困难家庭就业创业的事迹不胜枚举。上世纪80年代见义勇为,自己的大腿被犯罪嫌疑人捅了两刀;1985年春节期间他跑几公里路帮助巩义公安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
2020年7月2日,良慧环保荣获“河南省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李学良被评为“河南省社会责任突出贡献企业家”。
公益路上,李学良乐此不疲、不遗余力。
“无奋斗,不青春。”李学良正是用奋斗书写着青春的意义。
创新无止境,发展无穷期。瞄准国际环保科技前沿,争创世界一流环保企业,从不满足的李学良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他的团队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进击。